线上融资炒股_线上配资交易_十大线上配资公司排名
十大线上配资公司排名
你的位置:线上融资炒股_线上配资交易_十大线上配资公司排名 > 十大线上配资公司排名 > 配资手续费 国资创投容错“顶格破冰”:广州50亿母基金单项目容亏100%
配资手续费 国资创投容错“顶格破冰”:广州50亿母基金单项目容亏100%
发布日期:2025-02-22 21:50    点击次数:109

配资手续费 国资创投容错“顶格破冰”:广州50亿母基金单项目容亏100%

  《科创板日报》2月20日讯(记者杨小小)响应2025国办一号文配资手续费,广州来了。

  在发布大额创投基金上动作相对较少的广州,在国资基金投资容错机制探索上做出了大动作。近日,广州开发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印发广州开发区(黄埔区)科技创新创业投资母基金直接股权投资实施细则的通知》(以下简称《实施细则》)。

  其中提出,建立直投资金风险容忍机制,在受托管理机构尽职尽责前提下,种子直投、天使直投单项目最高允许出现100%亏损。配套地,考核周期设置为直投资金投资整个生命周期。

  可以看到,政策对政府投资基金及国资母基金的容亏率有持续放宽的趋势。2024年下半年,成都高新区对各类投资基金明确了亏损容忍最高80%的尺度,这在当时就曾引起较高的市场关注。广州开发区此次最高可达100%的容亏率,无疑是对政府及国资母基金容错机制的一次顶格刷新。

  首开先河:单项目最高容亏率100%

  有关广州开发区(黄埔区)科技创新创业投资母基金的《管理办法》,在2024年6月末就已经发布。该《管理办法》显示,广州开发区科创母基金是由管委会、区政府出资设立的,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政策性母基金,基金总规模50亿元。

  直至日前,有关该基金的直接股权投资《实施细则》发布。其中提出,广州开发区科创母基金新增投入部分不超过30%用于直投资金,包括种子直投、天使直投、产业直投,种子和天使直投金额合计不超过直投资金规模的30%。同时,直投资金不得投资房地产、落后产能、高环境风险等类型项目。

  在投资年限上,《实施细则》也做了明确:对于种子直投项目,单个项目原则上投资年限不超过10年;天使直投项目则是不超过8年;产业直投项目则不超过6年。可以看出,广州开发区科创母基金的总体年限设置在向“耐心资本”靠拢。

  而最受关注的,无疑是《实施细则》在风险容忍机制方面的安排。根据《实施细则》第三十二条,在受托管理机构尽职尽责前提下,按照投资阶段,允许种子直投、天使直投、产业直投分别出现最高不超过各类别投资总额50%、40%、30%的亏损,种子直投、天使直投单项目最高允许出现100%亏损,按照直投资金投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考核。

  而对于“尽职尽责”这一容错边界的具体定义,广州开发区科创母基金早在《管理办法》中就已做出了明确:对已履行规定程序作出投资决策、进行基金投资且勤勉尽责未谋取私利的,如因不可抗力、政策变动、行业风险或发生市场(经营)风险等客观因素造成投资损失的,不追究受托管理机构及相关人员的责任,不作负面评价。

  《科创板日报》记者统计梳理各地政策发现,尽管广州开发区科创母基金此次提出的100%容亏率,仍有项目直投、种子轮以及天使轮等一系列前置的限制性条件,但这一满格比例,仍然是截至目前国内首开先河的存在。

  容错机制探索的未竟之问

  当前,政府投资基金及国资母基金已成为推动国内科技和产业发展的重要工具,而为了解决此前这两类基金“不敢投”的问题,革新考核机制、放宽容错成为了政策组合拳中备受关注的关键一环。一地方国资人士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就日常感知而言,对政府投资基金和国资母基金在容错方面的放宽,已经是一种普遍现象。”

  《科创板日报》记者梳理亦发现,2024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有关创业投资的政策都提及了对容错机制的探索。

  中央层面,今年1月发布的国办一号文提出:建立健全容错机制。遵循基金投资运作规律,容忍正常投资风险,优化全链条、全生命周期考核评价体系,不简单以单个项目或单一年度盈亏作为考核依据。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鼓励建立以尽职合规责任豁免为核心的容错机制,完善免责认定标准和流程。

  更早前,在2024年6月发布的国办“创投17条”中,国资的容错和免责机制也被重点提及,该文件分别从国资当LP和GP的角度明确指出:“优化政府出资的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改革完善基金考核、容错免责机制,健全绩效评价制度”,“健全符合创业投资行业特点和发展规律的国资创业投资管理体制和尽职合规责任豁免机制,探索对国资创业投资机构按照整个基金生命周期进行考核”。

  地方层面,2024年8月,《广东省科技创新条例》正式发布,其中提到,对国有天使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的投资期和退出期设置不同考核指标,不以国有资本保值增值作为主要考核指标。彼时,深创投密集对被投项目发起回购诉讼一事的余波尚未全然散尽,因此广东此番对国资容错机制“松绑”的表态,当时在广东创投圈引发了不小的讨论热度。

  上海方面,2024年末,上海市国资委联合市委金融办共同印发《市国资委监管企业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考核评价及尽职免责试行办法》,明确不以单一项目亏损或未达标作为基金或基金管理人负面评价的依据,强调应结合基金全生命周期及关键节点目标对基金进行整体评价,合理容忍正常投资风险。据悉,这是全国首个省级层面的国资基金考核评价及尽职免责制度文件。

  不过,在政策持续扩大对政府投资基金及国资母基金的容错机制探索的同时配资手续费,如何真正让其落到实处,成为了各市场参与主体最关切的追问。上述国资人士就在采访中坦言,“政策上确实有放宽,但到目前为止,在实务操作中,国资受审计和巡查还是非常严格。”